知网论文检测样例–七夕文化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贡献

2017-09-01 作者:小编

知网论文检测样例--七夕文化对中国民俗文化的贡献

七夕文化作为一种节俗文化,是我国得天独厚的资源之一,在今天现代化建设中,那忠贞的爱情、美好的理想和淳朴的美德至今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006年7月31日,甘肃省西和县举办了规模宏大的首届仇池山歌文化艺术节,向人们展示了西和独特的民族民间文化,让世人目睹了流传千年的比较原始的乞巧活动,同时西和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乞巧文化之乡”的称号,使我们对七夕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

1.七夕文化对节日文化的贡献

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乞子节”、“乞爱节”等等,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乞巧的民俗活动在民间不再那么丰富多彩,但建立在以七为生命之数这一古老的文化观念之上的节日所蕴含的乞子、乞爱内涵仍然为现代人所眷恋。七夕节有“相连爱”的民俗,有西王母与汉武帝相爱,牛郎织女一年一度鹊桥相会,唐明皇、杨贵妃七夕相会的传说。[6]87七夕乞巧出现早而且流行广的女子月下穿针引线的习俗,在上不少国家的民族中都具有系联婚配的文化功能;乞巧还含有深刻的生殖意蕴;用瓜果来祭拜牛郎织女是子嗣繁盛的象征;用蜘蛛求巧寄托了人们喜得贵子的期盼;用凤仙花捣汁染指甲的习俗在于体现对老人的“孝”;与传统七夕节结合,并使七夕节在历史上影响重大的牛郎织女传说中,织女和牛郎鹊桥相会的情节,是现实生活中“走桥”习俗的反映,而“走桥”的原始动机就在于祈子;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在于他们的结合,这是实现爱情、实现生殖愿望的前奏。[7]98这些原始的文化功能的痕迹,今天仍然在民间保存着,这些习俗和传说故事丰富了七夕文化内容,使七夕文化具有了更高尚的情操和更深厚的爱情底蕴。今天对七夕节的重新承认,以使七夕这个传统的节日以其特定的人文价值在现代生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

2.七夕文化在现代文明中的意义

现代文明把所有神话和传说美丽斑斓的色彩都剥落了,但七夕文化像一股银河流泻的圣水无孔不入地滋润并丰富着现实的生活。从三千年前银河两岸的一对星座,发展到一对夫妻悲欢离合的神话,并经过世世代代的改造、充实和发展,成为美丽的传说,曾激励鼓舞着无数的夫妻、情人,规范着中国人民的爱情婚姻观念。从乞巧、乞子到乞巧习俗的转变,揭示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生活价值目标:通过智巧的劳动、不懈的努力照亮生活,战胜各种磨难和困苦,追求健康的爱情观、婚恋观和道德观。

总之,七夕文化给予了我们丰富的文化遗存,自由神圣的爱情观、勤奋朴实的劳动观、积极进取的精神、纯正规范的道德观等一系列的价值观念,以及诠释的爱情永恒的主题及其现实的意义,都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文化领域中自觉不自觉地反复出现,展示其永恒的文化魅力。

[参考文献]

[1]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 王娟.民俗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3] 乌丙安.民俗学原理[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4] 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5] 陈旭霞,李雅红.鹊桥会 乞巧日 爱情节———七夕文化与价值的现代透视[J].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5).

[6] 丁世良,赵放.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华东卷)[G].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5.

[7] 聂馨森.走进中国老节日[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05.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