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论文查重样例–七夕节的来源及发展演变过程

2017-09-01 作者:小编

知网论文查重样例--七夕节的来源及发展演变过程

七夕节起源于古代的天体日月星辰崇拜。牛郎织女本是银河两岸的两个星座,现代天文学上称为天鹰座和天琴座。天鹰座由三颗星组成,牛郎星是其中亮的一颗,由于三颗星并成一线,民间称为扁担星,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的形象。三颗星变成了父子三人,有了人间家庭的味道,牛郎星东南有六颗牛宿星,人们看作是牛郎牵的牛;天琴座也有三颗,构成三角形,被人们想象为织女织布的梭子;织女星东方的四颗星构成四边形,被看作是织女的织布机。星的名字和形象是人间生活的折光。人们企盼夫妻互敬互爱,和美恬静,充满田园情调的生活,便将牛郎星和织女星“人化”为农耕社会中的一分子,让他们生活在民众中,并安排了幸福美满的家庭,塑造为劳动人民的代表,牛郎是朴实憨厚、勤勉真挚的劳动者形象,织女是仪容贞静、感情丰富的民间美女形象。牛郎牧牛耕地,织女养蚕织布,正是古代传统社会男耕女织自然经济的面貌。

西汉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和人民生活的安定,过去为统治者服务的“天神合一”思想不再是神话故事的内容,反映劳动人民渴望美好生活的神话故事越来越多。[1]75在这一时期,牛郎织女由星名变成了男耕女织的神话人物,并且被注入节日的内容。在《淮南子》、《风俗通》中出现了“乌鸦填河桥而渡织女”和“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的传说,在民间随之产生了七夕夜外出看牛郎、织女相会的活动;宫廷于此夜还有“穿七孔针”、跳于阖舞之俗。生于乙酉年(前156)七月七日的汉武帝是一个相信神仙方术的皇帝,又产生了汉武帝“七夕会王母”的神话故事,加上这一神话传说的渲染,“七夕”就成了一个重要节日。[2]120

至魏晋南北朝时,随着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日趋完善,七夕已成为普遍的节日。节俗活动日臻丰富多彩,“乞巧”之举则成为普遍的节俗活动。隋唐是七夕节大发展的时期,虽然其习俗基本上和魏晋相同,但其规模和盛况远远超过了前期,吟咏七夕的诗篇比比皆是,仅全唐诗中就有近千首。如崔颢诗云:“长安城中日如练,家家此夜执针线。仙裙玉佩空自如,天上人间不相见”。

宋代以后民间的乞巧活动更为丰富,对牛郎、织女的传说进一步完善,并有了新的发展。为突出的一点是增加了喜鹊因架桥而被踩秃了头的情节。每逢七夕,民间便设“乞巧市”,专卖乞巧物,自七月初一开始,连续数日,同时还出现了乞巧楼、乞巧棚,卖“花瓜”、“巧果”、泥人等应节食品,加上丢巧针、穿针乞巧等习俗,热闹非凡。

明清时期,七夕作为重要的民间年节之一,可谓精彩纷呈。据记载,明代七夕时,民家“女子以碗水暴月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月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如椎,因此卜女之巧”。[3]143据《清嘉录》载,百姓用乞果或偕花果,“陈香烛于庭,或露台之上,礼拜双星,以乞巧”。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