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网论文查重样例--论学术不端的深度防范对策
“字序”效应表明作者简单篡改抄袭内容都会对AMLC检测结果造成明显干扰,而“触媒”效应则显示如果能够准确触发AMLC查重活性,就能得出比较的检测结论;但在AMLC研发团队攻克“触媒”问题之前,期刊编辑部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3.1 合理使用AMLC及其检测结果
AMLC识别文字重复的功能是强大的,期刊编辑部应合理使用AM-LC及其检测结果。合理使用AMLC包括同时使用多家数据库提供的文献检测系统和在稿件处理过程的不同阶段使用文献检测系统。期刊常用的有初审检测、刊出前检测、刊后检测等方式,初审检测是大部分期刊的[13]。
为使作者不能利用更改汉字顺序的方式避开AMLC查重,期刊编辑部应先通读来稿再做查重处理。初审通读时可借助拼写和语法检查软件,采用机器校对和人工校对相结合的方法。对于有太多拼写和语法错误的来稿,宜退回作者修改后再投。如果全文只是某部分错误较多,需要逐字阅读修改后再进行学术不端检测。应特别注意引言、讨论和结论等内容错误率高可能意味着存在学术不端行为。刊出前终稿的再次查重也能有效阻止学术不端的发生[13]。
可以排除审稿周期差异造成的重复发表,也能排除作者根据审稿意见修改和增补文章内容时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成果。AMLC的检测结果可以作为引导编辑排查抄袭、剽窃、篡改的线索。编辑部在使用AMLC检测结果时,不应仅局限于正文报告。
文献[14]对于使用AMLC检测报告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重视“稿件已经提前检测”“参考文献重复比”“观察索引文献的题名”等,帮助编辑顺藤摸瓜发现学术不端。此外,编辑应分析每一处重复字段,将来稿和重复文字来源文章进行比对来甄别作者是否篡改了抄袭内容,干扰了检测结果。
3.2加强期刊人力资源建设防范学术不端行为
需要大量精力和时间进行排查,而期刊竞争激烈,为提高效率,编辑部不断压缩稿件的出版周期,造成现今编辑部对文献检测系统过度倚重。量测试结果清楚显示,文献检测结果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决定性指标。此外,期刊还应以人为本,注重期刊人力资源的建设,维护科学诚信,维护出版秩序。
1)激发编辑主人翁意识和责任心,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不应以为有学术不端检索系统就可以高枕无忧,而应主动收集学术不端行为的信息,经常归纳总结学术不端稿件的特征,作为期刊编辑识别学术不端行为培训的资料,提高编辑对来稿内容的敏感性。积极改进有漏洞的出版流程,整合优化各类资源,深度防范学术不端。对于查重率低的稿件,也应从投稿者角度出发,借助来稿的研究方向、关键词、参考文献等信息,利用网络资源寻找学术不端的蛛丝马迹[14-15],至少阻止“张卫”与“郭佳楠”这样匪夷所思的抄袭事件发生[16]。同时,还应加强编辑科研积累,组织编辑跟进阅读科研论文,参加学术会议,了解学科新研究进展。这样一支内省、创新、前进的编辑队伍在防范署名不当、同行评议不当等其他学术不端行为时也有极大的主动权。
2)从期刊审稿系统大数据中提取每位专家的审稿风格,利用CNKI、WebofScience、ORCID、ResearchGate、LinkedIn等网络平台高效搜集专家信息,不断优化期刊编委、作者、审稿专家资源,建立一个知识结构全面且活跃的审稿专家数据库,用多样的审稿专家弥补编辑人员专业知识不足的缺憾,助力编辑部甄别学术不端行为。在数据库中将所有专家按研究方向和研究地区(如果有)分组,来稿通过编辑部初审和查重后,精准定向投送给特定的编委和专家组粗看一遍,尽力排除抄袭剽窃的可能后再选择审稿专家审稿。
3.3调动全民防范学术不端
大量学术不端行为都由读者、同领域研究人员、被抄袭作者偶然发现或举报得以曝光[1,16]。鉴于期刊编辑部工作繁杂,难以在时间和人力上全面保障学术不端防范,可在期刊主页、微信公众平台以及印刷本留白处发布“悬赏令”,调动关注期刊的所有人来帮助防范学术不端行为。对发现期刊录用和刊发文章有抄袭、剽窃、篡改等学术不端行为的人,经期刊编辑部鉴定确认事实成立给予相应的奖励。一经确认,对于实施学术不端行为的作者进行严肃处理,手段包括:
1)将学术不端行为事实公布在期刊新闻主页、微信公众平台上;
2)撤销学术不端行为责任人名下在本期刊上所发全部文章并列入黑名单;
3)将事实致函其他刊发其文章的期刊;4)联系工作单位人事处并协商作者可能的经济赔偿以补偿期刊编辑部的各项损失。此类措施至今没有期刊编辑部实施,有很多的不可控因素,但值得尝试。所有措施和方法都由一点点的创新开始慢慢不断完善,有措施和方法总好于束手无策。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