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学术不端检测样例--区域发展战略演变特点。新区域发展战略的出现和调整相对前一次都是一次突破、深化和上升,其演变呈现出很强的规律性和趋势性。
3.1制定主体趋于多元化
纵向考查各时期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发现,制定主体由单一中央政府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各级地方政府成为区域发展战略制定的重要主体(表1)。建国初期也即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时期,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集中全部人力、物力、财力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形成了中央集权制的管理体制[8]。各地方政府自主权限很小,几乎没有什么发挥的余地。
区域发展战略也不例外,均由中央政府单方面确定,各地方区域规划的制定和批复必须得到中央层面的许可。而在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时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主导地位的确定,地方因素逐渐被纳入考虑范围,中央政府逐渐赋予各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权和先行先试权。
该时期,国家为了加快优势地区经济发展及进行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在全国选择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浦东六个经济特区进行“先行先试”,六大经济特区以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战略的资格得以施行,经济特区所在地政府在区域发展战略制定中具有一定话语权。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期,中央对地方放权的力度更大、范围更广,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方因素权重逐渐增大。现今地方政策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并争取到更多的先行先试自主权。一方面,地方政府可通过试验区获得创新发展的机会。
3.2 战略内容逐渐多维度化
区域发展战略内容逐渐综合化,由过去单纯追求国防或经济增长逐步转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政治等的全面协调发展。区域均衡发展时期的区域战略制定主要出于国防方面的考虑,中央大力投资发展内地工业,同时将部分沿海工业向内地转移。在备战思想指导下,内地工业布局呈“靠山、分散、进洞”特点,没有过多的考虑经济和其他方面效益。区域非均衡发展时期的区域战略主要强调经济效率,其目的是尽快恢复国民经济发展。为了使有限资源得到大产出,区位条件优越的东南沿海地区成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重点,非均衡战略由此而来。
区域非均衡战略的实施导致地区间发展差距扩大,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导致环境、资源、社会等问题凸显。区域发展战略进入均衡发展时期,战略内容逐渐扩散到经济、社会、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政治等诸多方面。①经济方面: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重大战略,缓解东中西部贫富差距;继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之后设立滨海新区和两江新区,以进行经济体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探索;为解决我国部分工业省份存在的产业老化问题,特将产业老化问题纳入国家层面区域发展战略,以沈阳为改革试点区,进行老化工业体制机制改革探索;②社会方面:为解决我国现存城乡二元结构、区域差距问题,国家选定成都和重庆两个城市进行城乡二元结构试点改革。一方面通过试点使成都达到城乡一体化,重庆达到城乡统筹发展,另一方面将成渝特区城乡统筹的成功经验运用到其他地区发展中;③自然资源方面:为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问题,国家颁布了相应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资源型经济转型试点等国家层面规划来解决我国未来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资源瓶颈问题;④环境方面:国家在颁布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规划中,已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纳入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内容范畴内;⑤政治方面:为维护祖国统一,中央批复了《横琴总体发展规划》来推动粤港澳间的经济合作,加快广西北部湾的开放开发以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合作。
3.3 运行机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经济运行机制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演变、调整中发生的大变化,也是区域发展战略演变中所呈现的一个显著特点。均衡发展战略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主要以计划经济为主,中央通过集中式管理国家政府和所有企业,国家的所有经济、产业布局在宏观上都由中央政府决定,企业和地方政府只是按照国家规定的计划数量生产和管理任务。
3.4 战略空间格局逐渐细化
随着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不断调整,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空间格局也呈现出逐渐细化特点。区域空间格局经历了从沿海和内地——三大地带——四大板块——三大五小六大核心城市群的细分化变化。
区域均衡发展战略时期的区域空间结构主要分为沿海和内地两大块,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以内地和沿海两大主体单位进行划分。当时沿海地区凭借其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贸易海运运输优势获得大力发展,全国工业聚集于沿海一隅。国家出于国防考虑,大力投资发展内地工业以改变内地和沿海工业不平衡发展现状。该时期区域发展空间格局仅以地理位置进行了粗略划分,并没有过多考虑各地区间差异及其比较优势的发挥,以此为实施单位的区域发展战略难免泛化。
.—— END ——.
下一篇: 知网论文查重英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