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术论文的发表探讨高校的学科建设

2019-03-09 作者:小编

摘要:运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成都工业学院2004—2014年学术期刊文献的学科论文产出、机构分布、高产作者、高产作者年龄结构进行计量分析,揭示科研水平和学科建设的优势和不足,提出科研和学科发展建议。PaperisOk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论文检测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关键词:学科发展;文献计量分析;科研水平
中图分类号:G35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5383(2016)01-0095-03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cademic journals of Chengdu Industrial College of 2004—2014 from the aspect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cademic journals,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institutions, the authors, and the age structure of the high yield authors using the method of documentary metrology. Through the output of papers, this author describ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Key words:discipline development; literature measurement;scientific research level
高校的发展离不开学科建设,而制定学科建设发展策略离不开对学科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一个学科的发展现状与其相关的专著出版、项目获得、论文发表直接关联。通过期刊文献计量分析,可以量化高校现有科研状况,对学校科研建设、师资队伍建设、院系学科发展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持;为学校今后的科研重点发展方向,人才培育、引进以及资源分配提供重要依据。
笔者曾对高校科研论文产出年度分布、学科分布、论文被引频次分布、高被引论文分布、高被引作者分布以及科研资助基金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见《2004—2013年成都工业学院CNKI期刊文献计量分析》。[1]本文拟对论文院系分布、高产作者分布、作者年龄结构进行分析,结合该校学科建设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一、 2004—2014年成都工业学院期刊文献统计分析
在《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中以“单位=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OR 单位=成都工业学院”为检索式进行检索,时间范围选择2004—2014,条件选择“模糊”,检索出11年间成都工业学院人员共发表2 332篇期刊学术论文;在分组浏览里选择“作者”选项卡,检出11年间作者的发文量及排序;结合该校《教职工情况一览表》统计高产作者院系分布和年龄结构。
(一)各学科期刊论文产出分析
从表1可知,高等教育、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职业教育、金属学及金属工艺和自动化技术是11年来学院发文量多的学科,均在100篇以上,这5个学科相加,发文占到总发文量的39.7%;且这5个学科的论文年度分布相对比较平均,学科发展比较平稳。其次,电信技术、电子工业、企业经济、机械工业、无线电电子学、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数学、外国语言文字等8个学科发文在60篇以上,是学院科研发展基础较好的学科。从核心刊数量来看,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高等教育、金属学及金属工艺及自动化技术4个学科均在60篇以上,属于科研产出数量和质量均高的学科;材料科学、数学核心刊论文比率较高,尤其材料科学学科28篇核心刊发文量占32篇总发文量的87.5%,科研产出质量在学院所有学科中具较强的优势[1]。
(二)期刊论文机构分布
从表2可知,人文艺术系是发文多的院系,其次是经济与管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材料工程学院和电子工程学院。人均发文量高的为通信工程学院,学院教师平均发文6.82篇,其次是建筑与环境工程系、材料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及机械工程学院,表明这些院系科研意识浓厚、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体育部与外语系人均发文仅2篇,需要加强营造学术研究氛围,提高科研能力。
(三)高产作者分析
将11年间发表论文5篇以上的作者视为高产作者,从表3可知, 11年间共有199位高产作者,其中发表论文20篇以上者11人,发表论文15篇以上者31人,发表论文10篇以上者75人,发表论文5篇以上者有199人。这199位作者共发文1 932篇。
表4 列出了成都工业学院的发文量高的前30位作者。蔡方凯共发表论文29篇,随后依次是冯瑛、邓清南、吴菊珍、黄晓燕、郑予捷、罗刚、姜自莲、王静、王小兰和成虹。这10位作者发文均在20篇以上,年均发文接近或超过2篇。此外,还有19位作者发文在15篇以上。从这些作者的院系分布来看,经管学院7人,材料学院6人,机械学院5人,电子学院与人文系各3人,通信学院、信科系和建筑与环境工程系各2人。
从表5 可知,在发表论文5篇以上的199位作者中,21~30岁的5人,31~40岁的77人,41~50岁的92人,51~60岁的25人。31~50岁的中年作者数量具有优势,是该校科研攻关的主力军。
此外,对比各年龄段教师人数,41~50岁的中年教师科研意识强,发文5篇以上的作者占该年龄段教师总人数的53.8%;21~30岁的青年教师高产作者人数、占百分比低,反映青年教师的科研意识、科研能力比较薄弱。
二、学科建设发展对策
(一)健全学科发展规划
结合各学科论文产出和论文机构分布,可以看出各学科科研实力很不均衡。计算机、金属工艺、电信、经济、数学是该校科研实力较强的学科,而建筑、体育、环境科学科研实力较弱。基于该校学科发展的现状,建议在以后的学科规划中,要保重点,促全面。首先确定一批科研优势学科,打造精品科研团队,增强人、财、物的保障,进一步彰显学校的特色学科;同时也要鼓励科研弱势学科积极开拓,学习优势学科经验,培育科研队伍,促进科研发展并取得突破性进展[2]。
(二)加强学术队伍建设
在学校、学院、学科的科研发展中,学术带头人的作用举足轻重。每个学院、学科都需要学术带头人来当领头羊。结合高产作者分布表,该校在通信、经济、管理、材料、机械等学科有科研领军人物,其他学科相对比较匮乏,需要在今后的学术规划中加强培养和引进骨干人才。一方面,对具有学术发展潜力的年轻学术骨干进行重点培养,激励他们进行学历进修,参加学术活动和出国考察,快速提高自身科研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针对薄弱学科引进优秀科研人才,提高学科水平。此外,学术队伍建设除了选拔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也要注重团队梯队建设,综合考虑团队成员职称、年龄因素,培养各层次后备人选,促进学科建设稳健发展。
(三)合理配置各项资源
围绕学科建设,要做好学校人、财、物的合理配置。首先针对学科科研能力强弱情况在科研立项、培训、职称评审等方面有所侧重;其次对于重点发展学科,在经费上予以支持;后,在文献资源建设、科研设备等的分配也应按学科发展有所侧重[3]。
(四)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科研实力的增强离不开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从上述分析可知,青年教师发文量较少,40岁以下的教师中,只有41.1%的教师发文5篇以上,大部分青年教师没有发表论文,或者发文缺乏持续性,说明他们并没有树立明确的科研目标、掌握必要的科研能力。因此,学校应注重青年教师的科研能力培养,通过修订科研制度、年度考核制度激励青年教师参与学术研究;加大科研基金投入力度,增加青年教师获得基金扶持的机会;建立学科学术团队,以老带新,引导青年教师科研入门,激发科研兴趣,进一步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4]。
参考文献:
[1]王璐,王科.2004—2013年成都工业学院CNKI期刊文献计量分析[J].成都工业学院学报,2015(3):101-103.
[2]刘勇敏.利用引文数据库进行科研绩效评价:河南科技大学科技论文的文献计量学研究[J].现代情报,2007(6):138-141.
[3]夏志峰,李秋实,周秀会.SCI收录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与学科评估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8(12):37-40.
[4]幸建华.从学术论文的发表看学校的科研水平及学科建设[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 2006(11):174-176.

10
来源:成都工业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