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媒体报道中关于高校教师的负面新闻已经涵盖其科研学术、职业道德、生活作风、经济收入等各方面,其中科研学术行为不端已经成为高校教师媒介形象遭遇“妖魔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云南某学院院长被指抄袭论文,广东某学院一名副教授被指抄袭重庆某高校一名学生的本科毕业论文,浙江某高校的“贺海波论文造假事件”更是引起了2009年参加“两会”代表、委员以及全社会有识之士的强烈反响。教育部为此专门发出严肃处理高等学校学术不端行为的通知。高校教师学术不端状态及其给高校教师带来的负面形象亟需扭转。PaperisOk论文查重网提供知网查重免费入口服务,所有论文查重系统均来之官网检测,查重报告均支持验证真伪!不论您学习哪个专业,写作什么类型的论文,只要您有文本相似度检测的需求,知网查重检测系统总有一个版本适合您。
一、学术不端行为的负面报道及其危害性
媒体对高校个别教师的学术不端行为进行曝光,这是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这些负面报道能够对高校教师自律起到一定作用,警醒他们严格规范自己的科研学术行为。但是,作为高校教师,笔者认为,我们决不能忽视媒体报道中高校教师科研学术行为不端的负面形象在社会上所产生的危害性。
(一)过多的负面形象报道消解广大高校教师的社会榜样作用。高校教师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担负着非常重要的导师角色。教师除传授知识、培养技能之外,还在学生的思想道德熏陶和引导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果传媒对教师在从事科研学术时存在的问题进行过多的负面形象建构以及不负责任、添油加醋地随意歪曲或夸大,那么就会使得大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片面甚至错误的认知。今天,互联网和手机等新媒体的发展使得大学生和大众传媒的接触越来越频繁。很多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会把媒介的“拟态环境”直接认为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实环境和社会现象,并把这种负面形象看法迁移到身边的教师身上,原本对教师的崇拜心理就会变为轻视不屑甚至敌视不满。不容置疑,长此以往,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心目中的良师益友形象和榜样楷模作用就会土崩瓦解。
(二)过度的负面形象报道造成了高校教师的身份认同危机。不同的社会角色的心理承受与感知外界的差异各不相同,高校教师应该追求更高标准、更高水平的科研学术价值观,并为此而宁愿宁静淡泊地付出。教师过去被人们视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职业甚至被誉为“太阳底下光辉的职业”。然而,市场经济侵蚀大学校园后,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人生观理念都在高校成为热门话题,争论激烈。此时大众传媒对高校教师科研学术问题的种种“去中心化”的负面报道可谓推波助澜。整体的高校教师负面形象一旦建立,就会形成所谓的“刻板成见”,从而影响对单个事件的看法和理解。高校教师科研学术不端行为的媒介负面形象在一定程度上解构和颠覆了社会对高校教师及其职业本身固有的认识。高校教师形象被污化,教师地位在逐步下降,反过来又引发了高校教师不同程度的身份焦虑和认同危机。
(三)过量的负面形象报道削弱高校教师科研学术道德自律。传媒对个别教师铤而走险、投机取巧的学术不端行为作极端、过量的报道,有可能会给其他高校教师传递错误信息,即认为教师的学术不端已经是一种普遍现象,从而为自己的某些处于萌芽状态、相对而言危害不大的不良思想和行为寻找到一种“心安理得”和自我开脱的借口,从而增大高校教师对自己队伍中个别害群之马的“容忍度”。到头来,顶天立地搞科研、老老实实做学术的高校教师反倒受到伤害。因此,过量的负面形象报道在某种程度上会弱化高校教师的科研学术道德自律,动摇那些有心投身于高校科研学术的后来者的勇气和信心。再者,负面形象报道的过于频繁也会加剧高校教师对科研学术的心理焦虑和心理落差,使一些高校教师为求明哲保身而重新回到“述而不作”、“重述慎作”的状态,放弃高校教师应该用科研促教学、用科研来反哺教学的天职。
二、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负面形象的成因
不可否认,导致高校教师学术不端媒介负面形象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当然也离不开媒体的炒作和社会原因。但是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人都把原因归结于体制、环境等外界因素。其实,在笔者看来,解铃还需系铃人!社会上之所以出现高校教师科研学术媒体负面形象的报道并不是大众传媒一手造成的,究其根本原因,高校教师自己难辞其咎!
(一)高校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下降。据教育部2006年统计,我国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教师达105万人。近年来随着高校大规模扩招,高等教育走上产业化之路,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与此同时高校教师队伍也急剧扩大。这样庞大的教师队伍必然带来的综合素质良莠不齐,无疑成为高等教育中的不利因素。他们所做的只是将书本上空洞、陈旧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这种学院式的教学科研已远远不能适应人才市场需要。
(二)高校教师学术精神和道德素养出现滑坡。近年来,一部分高校教师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对学术精神和道德这个安身立命的生命线的坚守发生了动摇和质疑,科研中的“被科研”化倾向和行政化倾向非常严重。首先,有些高校教师的科研动机已经世俗化,他们倾其全力对付科研量化指标,在年终考核中,某老师科研分数达到好几千甚至上万,拿到了一笔不菲的科研奖金,但真正全面考察其学术道德修养、政治理论水平和身心健康素质等用来支撑科研学术发展创新的“软件”时,才发现他也难以逃脱重量轻质的怪圈,更不用说其科研学术成果和理念与社会生产、教学实践有多少针对性了!其次,与此相联系的是,跻身高水平的教学团队,成为、省级特色专业,评上博士点、硕士点,再加上原来就一直存在的突击评职称、申报项目等等,凡此种种功利化目的使得部分高校教师随波逐流,急功近利,甚至不惜铤而走险造假、抄袭,丧失了宁静的学者精神和自持的学人品格。
三、对消除高校教师学术不端负面形象的思考
笔者以为,要想消除当下媒体报道中高校教师科研学术不端这一负面形象,消除社会各界对高校教师论文造假等科研腐败和学术衰退等不良现象的负面印象,广大高校教师可以寄希望于媒体作更为全面、客观的宣传报道,可以寄希望于高校教师绩效评价制度和高教体制的日趋完善和改革。但是,当务之急是每一位高校教师都要重新审视和深刻反思自己的为人之道和治学之道,具体地说,就是要处理好做人与治学的关系。
(一)要树立起契约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当好一个公民。在一般意义上,公民意识在基本构成上可以展开为这样几个要素,即“爱国主义”、“私人性与自主性”之观念、“国家客体、契约纳税、公权民授”之意识以及“集体、志愿、公益”之精神。高校教师的契约意识体现在科研学术上就是要关注学术影响,要思考关键技术问题,要着眼于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而为实现高校主动服务社会的功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前,我们提倡和重申高校教师要勇于承担高校科研学术的社会责任感。我们对一个高校教师科研学术能力和素质的评价不能只看数量多寡,而要把他视为一个公民,不能脱离公民的社会责任来评价其优劣。强调社会责任就要考虑科研的应用能否促进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要耐得住坐冷板凳,追求原创性成果,当好学术名师。众所周知,高校的基本功能和根本任务是“育人”。教书育人需要追求真知、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和严谨求实、甘于寂寞的治学精神。大学的理念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因此,大学的科研队伍必须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具有使命感、责任感和创造力,能做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教师组成。高校教师做人之道与其科研追求和学术创新能力紧密相联、相得益彰,高校教师治学之道乃是其做人之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要端正科研的动机,维护好学术声誉,尊重学术规律。真正的学术研究是一个需要耐心、厚积薄发的过程。因此,广大高校教师应该尊重学术生产和消费的客观规律,努力践行古人所谓的治学三重境界。为此,一是要端正我们从事科研的动机。有学者早已指出,高校教师从事科研的动机,除了基本的生存需要以外,主要是对学术声望的追求,期望能够赢得学术荣誉和博取同行的尊敬。二是要树立正确的研究态度。研究者当抱持仁者之心。“仁者爱人”,所谓仁者之心,其现代解读当是爱人民,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这就要求我们以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从事研究工作,而不能把赚钱或谋取一己功名作为研究目的。
(四)要坚守住职业规范,保持激情和理性,追求学术境界。高校教师要想取得杰出的成就,就应努力追求以学问为乐趣的境界,以学术为志业,以做学问为生存方式。高校教师就是做学问的人,做学问就是要有自我约束能力和保持一份对知识的诚笃,高校教师要坚守高规格的学问价值取向,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始终坚守学术规范与职业道德,对科学研究保持一贯的真诚与忠诚。
总之,维护高校教师学术道德规范,抵制学术腐败,消弭媒体报道中高校教师科研学术不端的负面形象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不懈的工作。虽然经过有关部门通力合作,高校教师科研学术不端行为得到了一定遏制。但只有广大高校教师都行动起来以身作则,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真正处理好做人与治学的关系,媒体报道中的高校教师科研学术不端负面报道才会日趋减少乃至终销声匿迹。◆(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传播学院)
作者:赵平喜
来源:江西教育·管理版 2010年3期
.—— END ——.
上一篇: 遏制学术不端对策讨论
下一篇: 知网查重检测系统优势